廣州車市未來很有可能走北京的路子,限購對車市的主要影響將會是汽車消費水平的整體提升,豪華高端品牌經銷商最受益,而低端自主品牌經銷商可能被迫退市。
盡管經銷商和消費者都一致認為,廣州限牌政策在試行一年后,肯定會出現較大變化,但當新的征求意見稿正式公布后,20項“大手筆”的調整仍然令大家頗感意外。“舊車10年內可不限次數更換新車,10年后只能重新申請車牌”、“指標有效期從現在的半年延長為1年”、“限購政策從1年試行期變更為5年有效期”、“車輛更新的排量限制予以放寬:原車排量在2.5升以下的,可以更新為不超過2.5升的車輛;原車排量超過2.5升的,更新不得超過原車排量”、“增城、從化、花都、番禺將推出郊區牌”等。如果在今年7月,廣州限購政策試行期滿后,正式的限購政策遵循了此次征求意見稿,相信對車市帶來的影響將是深遠的。
對于新的征求意見稿,大多數人的觀點是“利好”。某經銷商銷售經理用這樣的話來概括前后政策的差異,“現行的限購政策是以限制汽車消費的方式來實現保有量不增長,而新的征求意見稿則以鼓勵汽車消費的方式,通過控制總量抑制保有量的過快增長。”如果廣州正式出臺的限購政策遵循了新的征求意見稿,將會喚醒換購消費群體的購車需求。一方面,對新車市場將起到提振作用,這部分人既有消費實力又有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將帶旺本地二手車的交易,令沉寂多時的二手車市場重新活躍起來。
雖然新牌照發放量仍然被限制,但允許有牌照的消費者10年內不限次數購車,特別是2.5L以下排量限制的取消,令廣州車市充滿樂觀。如果新政得以實施,也就意味廣州限牌政策的風向將會“大轉”,從抑制汽車消費變成鼓勵汽車消費。對于過去被壓抑的消費需求,特別是“小車換大車”、“小排量換大排量”的這樣的需求,將會在今年下半年集中釋放出來。按照業內行家的觀點,廣州車市未來很有可能走北京的路子,限購對車市的主要影響將會是汽車消費水平的整體提升,豪華高端品牌經銷商最受益,而低端自主品牌經銷商可能被迫退市。
限購后的汽車模具設計車市銷量不僅不會縮減反而會有增長,汽車保有量也將每年有小幅增長。目前北京的汽車消費中,置換已經成為新車消費的主力軍,占據總量的四成。如果按照廣州目前的上牌水平預測,每年因置換實現的新車銷量將達到6萬輛,新增的購車指標直接拉動了12萬輛的新車市場,再加上番禺、從化、增城、花都四區的郊區牌對新車銷售的刺激,預計每年廣州的新車銷量將保持在20萬輛,而廣州市場新車銷量的正常水平也就是20萬輛。這將意味著政策對車市的不利影響將進一步減弱。
新車市場的波動也直接影響到二手車市場,隨著換購消費的興起,二手車市場也將迎來難得的發展良機。按照目前的二手車市場狀況,在廣州限購以后,置換的二手車大都流向了本省三四線以下城市。而大多數二手車商也都在相應的城市建立了二手車據點,形成快捷的向外流通渠道。隨著政策的變化,二手車商們將會再次迎來商機:換購人群的增加,令更多舊車流向二手車市場,二手車收車難的問題得以緩解,二手車市場將再度活躍起來;而大多數消費者要在二手車交易后才能獲得換購新車的指標,二手車商向外地市場流通的重要性不可取代,因此車主會更期望加快流通效率,而對價格敏感度有所降低,因此,二手車商可從中獲取更客觀的中間利潤。
當然,也有相當部分人對新政表現得十分冷靜,認為對汽車模具設計車市銷量的影響很小。“政策未被正式實施,都有很多可變的因素。”廣州限購后,經銷商之間的競爭進入了持久戰,比拼的是耐力和韌性。如果廣州限購實施了新政,經銷商也可能會面對另一重擔憂:廠家對廣州經銷商庫存、銷售壓力在限購后減輕了不少,經銷商在優惠上也保持相對理性。新政實施后,會不會打破這個平衡?經銷商是否會再次陷入價格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