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正在進行新一輪的產業調整,中國成為世界企業巨頭在全球范圍內尋求低成本加工研發中心的首選之一,大量的世界知名企業已經將生產工廠轉移到中國,中國已逐漸成為世界制造中心。做為機械、汽車、電子、通訊、家電等制造業的基礎工藝裝備——模具產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與挑戰。模具制造是一切制造之首,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標志,也是我國入世后為數不多的有競爭優勢的行業之一,國家將模具產業列入重點扶持產業。
模具工業2000年以來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長,“十一五”期間,產銷兩旺,產量、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提高,特別是汽車制造業和IT制造業的發展,拉動了模具檔次的提高,精良的模具制造裝備為模具技術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保障。中國模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曹延安稱,中國模具業正經歷“黃金發展階段”,今后一段時期仍將保持持續快速增長。截至2007年12月統計,我國模具生產總量在世界已位列第三,開始從模具進口大國向模具出口國轉變,進出口之比從1995年的1:0.06升至2007年的1:0.688。
模具是具有一定結構,用來生產產品零部件的生產工具。分為塑料、冷沖壓、熱鍛、鑄造、橡膠模具等很多種類。塑料模具和冷沖壓模具用途廣泛,在各種模具中所占比重最多達80%以上。汽車、摩托車、電器行業是模具最大的市場,占整個模具市場的90%以上。例如,一種車型的轎車共需模具約4000套,價值達2億元;單臺電冰箱需要模具生產的零件約150個,共需模具約350套,價值約400萬元。其中所用模具大部分為塑料模具和冷沖壓模具(冷沖模具主要包括汽車模具設計,五金模具設計)。
傳統的模具生產主要以手工為主,在精度和效率上很難滿足現代產品生產的需求。隨著計算機數字化技術在工業領域的發展,CAD/CAM/CAE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現代模具制造業的核心技術也集中在了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與計算機輔助制造(CAM)方面,這就要求有大量熟悉模具工程并精通高端CAD/CAM技術的人才,也就促成了模具設計師高新技術職業的誕生。國家勞動部在2005年末把模具設計師職業做為新職種頒布,勞動部專家及多家權威媒體將其評為未來十年最有前景職業。
在“中國制造”時代,做為整個制造業的支柱產業——模具產業的人才需求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對模具人才的培養,傳統教育方式存在不足。中等技校培養的學員主要是操作工,流水線上工人,工作環境與工作待遇低,不完全具備模具設計的能力。一些高校也是在近幾年才設立了模具專業,但知識體系陳舊,制造課程占絕大部分,設計課程太少,培養的學生停留在理論水平,實際技能遠遠不夠企業要求,造成模具行業高級人才斷層極其嚴重。 據廣東人才市場2007統計信息,僅廣東一省模具專業人才缺口就達40多萬。模具人才專場招聘會時常門可羅雀,很多企業打出年薪10萬、20萬的招牌也不一定能招到合適的設計人才。在南方沿海城市,熟悉整個模具工業流程的高級設計人才月薪普遍在萬元以上。據最新統計信息,模具設計工作崗位與人才比例約為5:1。